deepseek r1正式版
- 游戏介绍
- 游戏截图
- 相关版本
deepseekr1正式版正式发布,其性能与OpenAIo1正式版相媲美。DeepSeek-R1遵循MITLicense,允许用户通过蒸馏技术借助R1训练其他模型。DeepSeek-R1上线API,对用户开放思维链输出,通过设置model='deepseek-reasoner'即可调用。DeepSeek官网与App即日起同步更新上线。DeepSeek-R1在后训练阶段大规模使用了强化学习技术,在仅有极少标注数据的情况下,极大提升了模型推理能力。在数学、代码、自然语言推理等任务上,性能比肩OpenAIo1正式版。
deepseekr1和v3的区别
DeepSeek-V3和DeepSeek-R1是深度求索(DeepSeek)公司开发的两款人工智能模型,尽管它们基于相似的技术框架(如混合专家架构MoE),但在设计目标、训练方法、性能表现和应用场景上存在显著差异。以下是两者的主要区别:
1.模型定位与核心能力
●DeepSeek-V3
●定位为通用型大语言模型,专注于自然语言处理(NLP)、知识问答和内容生成等任务。
●采用混合专家架构(MoE),每次推理仅激活370亿参数(总参数为6710亿),显著降低计算成本。
●优势在于高效的多模态处理能力(文本、图像、音频、视频)和较低的训练成本(557.6万美元,仅需2000块H800GPU)。
●在基准测试中表现接近GPT-4o和Claude-3.5-Sonnet,但更注重综合场景的适用性。
●DeepSeek-R1
●专为复杂推理任务设计,强化在数学、代码生成和逻辑推理领域的性能。
●基于DeepSeek-V3架构,通过大规模强化学习(RL)和冷启动技术优化推理能力,无需大量监督微调(SFT)。
●在数学竞赛(如AIME2024)和编码任务(如Codeforces)中表现优异,超越OpenAI的o1系列模型。
2.训练方法与技术创新
●DeepSeek-V3
●采用传统的预训练-监督微调范式,结合混合专家架构(MoE)和负载均衡技术,优化计算效率。
●引入多令牌预测(MTP)技术,加快推理速度并提高任务表现。
●DeepSeek-R1
●完全摒弃监督微调(SFT),直接通过强化学习(RL)从基础模型中激发推理能力。
●核心技术包括GRPO算法(群组相对策略优化)和两阶段RL,结合冷启动数据优化初始模型。
●通过自我进化能力,模型在训练中自然涌现反思、长链推理等高级行为。
3.性能与基准测试对比
●DeepSeek-R1在数学、编码和逻辑推理任务中表现更优,尤其在需要复杂推理的场景中。
●DeepSeek-V3在多语言任务和通用NLP任务中表现更均衡。
4.应用场景与部署成本
●DeepSeek-V3
●适合需要高性价比通用AI能力的场景,如智能客服、内容创作(文案、)、知识问答等。
●API成本较低(输入$0.14/百万tokens,输出$0.28/百万tokens),适合中小规模部署。
●DeepSeek-R1
●针对科研、算法交易、代码生成等复杂任务设计。
●API成本较高(输入$0.55/百万tokens,输出$2.19/百万tokens),但支持模型蒸馏,可将推理能力迁移至更小的模型(如14B参数),适合本地化部署。
5.开源生态与商业化
●DeepSeek-V3
●作为开源模型,允许开发者自由定制和优化,已集成至多个框架(如vLLM、LMDeploy)。
●DeepSeek-R1
●不仅开源模型权重(MIT协议),还提供了基于Qwen和Llama的蒸馏版本(1.5B至70B),显著提升小模型性能。
总结
●DeepSeek-V3以低成本和高通用性见长,适合广泛的应用场景。
●DeepSeek-R1通过强化学习实现了专业领域的推理突破,并在开源生态中提供了灵活的蒸馏方案。
两者的互补性体现了DeepSeek在技术路径上的多样性,既满足通用需求,又推动前沿推理能力的发展。
deepseekapi错误码一览
您在调用DeepSeekAPI时,可能会遇到以下错误。这里列出了相关错误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。
常见错误码包括:
● 400:请求参数错误,请检查请求参数是否符合API文档要求。
● 401:认证失败,请检查API密钥是否正确。
● 403:权限不足,请确认您的账户是否有权限调用该API。
● 500:服务器内部错误,请联系技术支持。
● 503:服务不可用,请稍后再试。
更新日志
v1.2.3版本
-优化了登录注册相关体验
-修复了部分用户无法正常登录的问题
-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
-新增了用户反馈功能,方便用户报告问题
游戏截图
相关版本
相关专题
- 其他周排行
- 其他总排行